杭师大教〔2010〕37号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关于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专项立项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部):
为学习和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建设一流的本科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于本年度启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专项立项工作(立项与实施时间原则为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质量立校”的强烈意识,立足我校当前教育教学实际,重点关注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对本科教学领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立项范围
1.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研究。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两大问题,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和具体课程教学实际,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各类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的学习者为主动的探求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为大力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鼓励以学院、专业或教研室为平台,就试点专业或课程模块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整体改革与探索,鼓励开展“专业+X”的教学改革尝试。
3.量大面广的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根据学校整体教学改革进程,将进一步加大对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专业大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鼓励学院组织教学团队开展专项研究与探索,以达到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之目的。学校将对此类教学改革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与投入。
三、申报要求
1. 教改项目原则上为集体项目,各学院要结合本单位教学改革实际、办学特点与发展规划,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组织优势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申报。
2.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必须是该教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同时,项目负责人在相关领域要有一定的前期积累,已被校级及以上课程建设或科研立项的项目不得以雷同内容申报。申报者作为项目负责人限申报1项,且作为成员参与其它项目不得超过2项。项目负责人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教改项目强调的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相结合。因此,仅有理论研究而无实践试点或仅有实践而不能在理论上进行总结提升的项目将不予支持。
四、有关说明
1.本轮教改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为1.5年,根据立项范围的三个层次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项目的申报、评审、实施与管理办法原则上按校〔2003〕103号文件《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立项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教改经费的使用按《“攀登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杭师大〔2009〕137号)执行。
2. 申报者请认真填写《杭州师范大学教改基金立项申报书》(附件3),以工号登录项目申报系统(地址:http://192.168.150.180:7070/hrm)进行在线申报,同时递交纸质申报书 一式四份交学院审核,各学院(部)汇总签署意见后于
3.学校将组织专家组对申报项目组织公开交流、公开答辩确定立项项目,评审时将围绕选题是否符合选题要求、对研究的问题分析是否透彻、思路是否清晰、理念是否先进、改革实践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评议以提高立项水平,有关安排另行通知。
各学院(部)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传达文件精神,组织广大教师积极申报。
(联系人:徐春梅、吴泠;联系电话:28862871,28867990)
附件:1.《杭州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立项申报项目汇总表》
2.《杭州师范大学教改基金立项申报书》
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教改立项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专项 通知
主送:各学院(部)、有关部门
杭州师范大学教务处 2010年9月29日印发
附件1:
杭州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立项申报项目汇总表
序号 |
学院 |
项目名称 |
项目组成员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
立项编号 |
|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教 改 基 金 立 项 申 报 书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专项)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职称)
项目组主要成员(职称)
申报人所在单位
改革实践平台
联系电话(O、H)
项目申报时间: 年 月 日
杭师大教学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
说明:
1.本《教改基金立项申报书》一式四份,于
2.本表格可在校教务处网站http://jwc.hznu.edu.cn/上下载。
3.改革实践平台:指课程、课程群、专业名称等。
一、简表
项 目 简 况 |
项目名称 |
|
||||||||||||||||||
项目等级 |
重点□ 一般□ 指定性□ |
|||||||||||||||||||
项目类别 |
整体性□ 单项性□ |
|||||||||||||||||||
实践起止年月 |
|
|||||||||||||||||||
项 目 主 持 人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
/ |
最终学位 |
|
|||||||||||||||||
所在学院 |
|
电话 |
|
|||||||||||||||||
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
时间 |
课程名称 |
授课对象 |
学时 |
所在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
时间 |
项目名称 |
获奖情况 |
|||||||||||||||||
|
|
|
||||||||||||||||||
|
|
|
||||||||||||||||||
|
|
|
||||||||||||||||||
项 目 参 与 人 |
总人数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博士后 |
博士 |
硕士 |
|||||||||||||
|
|
|
|
|
|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所在学院 |
分工 |
签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实背景及意义)
|
三、改革理念与思路、目标与主要内容
|
四、特色与创新
|
五、改革具体实践方案(突出方案的可操作性,可附页)
|
六、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预期实践成效等)
|
七、改革所具备的条件、存在的不足与差距、改革实践基层组织(学院、系、专业等)对改革的支持情况
|
八、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
金额(元) |
计算根据及理由 |
合计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
|
|
|
|
|
|
|
|
合计 |
|
|
九、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十、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十一、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