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公告 > 教师公告 > 教学

教学

关于申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通知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2-05-31
  

关于申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通知

 

 

为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三类。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即通常所说的公共必修课(含两课、英语、计算机、体育课程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即通常所说的公共选修课。根据培养方案有关规定,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共计14学分。

2.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西方文明与全球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等五大类,学生必须在五大类中选修课程若干。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则暂按我校现有的“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医药与健康类”四类进行课程设置(此类课程是前述五类课程的拓展,也可包含一些实用性、实务类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

3.根据通识教育委员会意见,本次拟专项开展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每类建设10门课程,共建设50门左右,每门课程一般为1-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不列入本次申报范围)。

总体要求: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要求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融通能力和科学精神,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表达和价值判断能力,从而完善学生人格发展。教师除对专业知识有深入把握外,要善于深入浅出,保证课程的深度与新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启迪与教育意义。

 

每类课程的具体要求:

*“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类——本类课程以中国古典传统系列名著为导读,丰厚学生人文底蕴,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为宗旨,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西方文明与全球视野”类——本类课程旨在比较的视域下审视中国与世界,使学生有一定对中西交融形成一种理性的态度,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

 

*“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类——本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科技进步,以达到文理贯通,提升科学素养。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类——本类课程旨在介绍与地球、生命、健康相关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丰满的人性。

 

*“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类——本类课程以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为主,旨在加强美育教育,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为。

 

 4.本次申报采用定向申报的形式,只限定大类,每类下开设的课程由相关学院组织知名教授、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教学名师、精品课程负责人、教学创新团队等申报开设,鼓励学科的交融,要求在课程上能形成一定的体系。教师先填写《杭州师范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申报意向表》,由学院请报学院教务科)审批同意后统一于201268前报教务处教务科(联系人:张巧英,电话:28865125),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初审通过后填写《杭州师范大学核心通识课程建设申报表》,报校通识教育委员会进行立项审批,并下拨专门建设经费。

各相关学院务必给予高度重视,组织相关教师团队进行研讨,积极申报。

                                                                        杭州师范大学教务处
                                                                           2012-5-30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