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学院、老师:
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实施办法(试行)》(教社科[2006] 4号)的有关规定,现将201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以下简称“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和资助额度
设立后期资助项目,旨在加强基础研究,鼓励高校教师厚积薄发,潜心治学,勇于理论创新,推出精品力作。2014年度后期资助项目分为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1)重大项目是指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可望取得重大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每项资助额度为20万元;(2)一般项目是指具有显著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额度为10万元。
二、资助范围和申报条件
1.资助范围:
(1)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性研究、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
(2)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文献研究、译著和工具书,不含论文及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等;
(3)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以非纸质方式呈现的研究成果。
2.申报对象和条件:
(1)后期资助项目的申请者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在编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能力,且作为项目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每个申请者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2)后期资助项目中的重大项目申请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一般项目申请者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需同时具有博士学位)。
(3)申报项目已完成研究任务70%以上,申报时须提供已完成的书稿(或非纸质成果)。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后期资助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的负责人;
(2)申报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他类别项目负责人;
(3)得到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基金项目研究经费资助或任何出版资助的成果;
(4)与出版社签订过出版合同成果;
(5)申报成果为近5年(2009年1月1日以后)答辩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
(6)申报成果为已出版著作的修订本,或与已出版著作重复10%以上;
(7)申报成果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4.自2015年起,连续2年(本次指2013、2014年)申请后期资助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暂停1年申请后期资助项目资格。
三、申报办法和申报要求
1.本次项目实行限额申报。我校限报1项。人文社科处所申报的项目进行资格审查,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并按申报程序上报。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项目申请书》)启用2014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请从本通知上下载附件)。按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打印《项目申请书》,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材料给所在学院或单位。
3. 各学院或单位请在2月20日之前将审核无误的材料交至人文社科处。包括:(1)《项目申请书》一式7份(含1份原件)及电子版,(2)所申报的课题已完成研究工作的书稿或非纸质(指不能用纸质呈现的)成果5套。(3)《后期资助申报项目一览表》及电子版,有两项以上申报的单位请对项目进行先后排序。
4.《项目申请书》的电子版和签字盖章的纸质件数量与内容要确保一致,否则不予受理。所有纸质材料都应使用A4纸双面印制。
5.各申报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6. 该项目请进入学校科研管理系统进行申报备案,否则申报无效。
四、出版要求
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对最终成果形式、版式和出版单位等有特殊要求者,通过鉴定并经社科司批准后,可由项目责任人自行联系出版,但须在显著位置独家标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字样。
申报常见问题释疑:http://www.sinoss.net/2014/0109/49051.html
人文社科处联系人:徐莺、徐辉
联系电话:28865346、28863057
Email:skchznu@163.com
地点:仓前校区恕园3-1008
教育部社科司联系人:何琬冰
联系电话:010-58581198
教育部社科司联系人:黄华伟
联系电话:010-66096629
附件1:后期资助申报书.doc
附件2:后期资助一览表.xls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处
2014年1月13日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