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11月24-25日,由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举办的“杭州师范大学首届中外文艺批评西湖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召开。来自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共70余人,围绕“新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着眼于建构适应时代发展和媒介变革新趋势的文艺批评范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本次论坛上,部分专家从全球化背景出发,高屋建瓴地探讨了中国文艺批评如何面对世界文学与文论资源,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德研究员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外大量的现代理论批评著作译成中文,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批评语言。我们要一如既往地以自信开放的态度,来整合世界文艺批评。清华大学肖鹰从文艺批评现代理念的追溯中,强调了文艺批评的独立评判价值,认为批评应具有承担使命的责任感,批评要有担当。当前的文学创作,尤其是网络文学创作,不得不面对技术革新、信息爆炸以及媒介深度融合的社会现实,来自日本一桥大学的坂井洋史则提出文艺批评对于“文学”的执着和追求仍然必要,同时也要允许多元价值观共存的包容性、灵活性与自在性。不少专家还认为,文艺批评家身处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不断调试批评话语,打破传统观念和学科壁垒,既呼应时代关切和文学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又要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和批评家的独立担当和文化关怀。
在讨论批评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时,本次论坛的专家们均不约而同地提出,新媒介文艺尤其是网络文学需要专业化批评。如何建构这种专业化的批评,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新媒介文艺研究专家单小曦等都着眼于批评标准与批评话语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论主张。在本次会议中,还有部分学者对网络文学创作现状有深入的分析,提出网络的媒介性决定了它所蕴含的是网络社会带来的生存体验与想象力,因而面对网络文学,我们既要梳理其历史,也要关注现实发展的跨媒介特征。
据悉,中外文艺批评“西湖论坛”系杭州师范大学重点支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全力打造的重要国际学术活动。该论坛将围绕文艺创作与批评的重要话题或前沿问题,汇聚中外文艺批评的资深专家与新锐力量,立足学术前沿,持续性地发出文艺批评的浙江声音,推动中国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建构中国特色文艺批评的话语体系。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