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媒体人文】浙江新闻:中外文艺批评名家齐聚杭州 论道新媒介时代文艺批评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刘慧    时间:2018-11-26
 

11月24至25日,由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举办的"杭州师范大学首届中外文艺批评西湖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召开。来自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共70余人,围绕"新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着眼于建构适应时代发展和媒介变革新趋势的文艺批评范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本次论坛上,部分专家从全球化背景出发,高屋建瓴地探讨了中国文艺批评如何面对世界文学与文论资源,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德研究员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外大量的现代理论批评著作译成中文,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批评语言。我们要一如既往地以自信开放的态度,来整合世界文艺批评。清华大学肖鹰从文艺批评现代理念的追溯中,强调了文艺批评的独立评判价值,认为批评应具有承担使命的责任感,批评要有担当。当前的文学创作,尤其是网络文学创作,不得不面对技术革新、信息爆炸以及媒介深度融合的社会现实,来自日本一桥大学的坂井洋史则提出文艺批评对于"文学"的执着和追求仍然必要,同时也要允许多元价值观共存的包容性、灵活性与自在性。不少专家还认为,文艺批评家身处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不断调试批评话语,打破传统观念和学科壁垒,既呼应时代关切和文学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又要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和批评家的独立担当和文化关怀。

在讨论批评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时,本次论坛的专家们均不约而同地提出,新媒介文艺尤其是网络文学需要专业化批评。如何建构这种专业化的批评,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新媒介文艺研究专家单小曦等都着眼于批评标准与批评话语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论主张。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的评价标准需要增设"在地性"的三个新维度:一是网络性。如以机换笔、临屏续更,读与写即时互动交流形成网络文学生产的共同体,形成麦克卢汉说的"部落化"和"重新部落化"。二是商业性。如网络作品的付费阅读、IP 版权转让、市场分发、跨界融合,"内容—平台—渠道—泛娱乐"四位一体所创造的商业价值,形成尼葛洛庞帝所说的"比特产业大市场"。三是读者口碑与影响力。如豆瓣评分、作品点击量、粉丝追更人数、月票数、打赏数、贴吧话题数、长评短评数,以及作家作品上榜、获奖、研讨、表彰、媒体关注度、新闻出镜率、自媒体中的热度等情况,创造信息分享的"人性化界面"和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新电子表现主义"。单小曦认为,新媒介文艺批评的专业化,是相对于一般粉丝批评的随意性、激情式、口水化批评而言的,也是相对于传统学院批评的书写—印刷性质的专业化来说的。相对于前者,新媒介文艺批评需要专业化;相对于后者,新媒介文艺批评不能驻足于书写-印刷性质的专业化。这样,需要从书写-印刷性文艺批评的专业化出发,以此为参照,探讨一种适用于新媒介文艺现实的专业化批评范式。第一、从媒介系统运作到美学意义生成的媒介文本学批评。第二、从媒介与主体互动展开的创作与接受的媒介心理学批评。第三、从媒介传播出发,把握文艺活动的媒介社会学批评。在此意义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新媒介时代,文学必然不是单一的、纯粹的,而是复杂的、多维的,建构适应时代的评论、评奖评价的价值体系也很有必要。

在本次论坛中,还有部分学者对网络文学创作现状有深入的分析,提出网络的媒介性决定了它所蕴含的是网络社会带来的生存体验与想象力,因而面对网络文学,我们既要梳理其历史,也要关注现实发展的跨媒介特征。北京大学的邵燕君致力于构建中国网络文学自身的历史谱系。她首先介绍了网络文学界新近传出的"传统网文"概念,并阐释这一概念如何为学术界"网络文学20年"的断代史叙述,提供了一块扎实的界碑。她结合"起点模式"为"传统网文"做出基本概念界定,在此前提下阐述了网络文学"金字塔生态系统"与"类型文经典产生机制"的关系,提出了"网络类型小说经典"的标准。黎杨全则针对目前学界对网络文学评价的巨大差异,指出此类批评的分歧根源在于网络文学的二重性。相较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介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可生存"的媒介,可以生活在网上,即所谓"第二人生"。但媒介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网络小说作者放弃文学审美本身的追求,他们依然需要在情节的收与放及原创性、人物的虚与实及内在个性的刻画上有独立、细致地思考,而非模板套用式地赶制。也有不少学者关注到技术发展、媒介融合对未来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学者认为,当前技术条件下人工智能写作无法实现创造性的语言,但当人工智能到达能形塑我们日常生活的阶段,它未必不能创造供人类使用的新语言,以及充满"陌生感"的"先锋"文学。也有学者提出,网游小说是一种将网络游戏作为世界背景或是主要素材来展开创作的网络类型文学,是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这两种艺术形式联姻后的产物,在世界设定、形象塑造、情节创作上独具匠心。

据悉,中外文艺批评"西湖论坛"系杭州师范大学重点支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全力打造的重要国际学术活动。该论坛将围绕文艺创作与批评的重要话题或前沿问题,汇聚中外文艺批评的资深专家与新锐力量,立足学术前沿,持续性地发出文艺批评的浙江声音,推动中国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建构中国特色文艺批评的话语体系。


媒体关注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