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成功举办“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化问题”学术研讨会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人文学院    时间:2019-04-02
 

2019年3月29至31日,由人文学院主办、文艺批评研究院协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化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仓前校区成功召开。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台北大学、台湾元智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学术月刊》、《当代作家评论》等学术期刊的主编和责编,媒体及研究生代表等共60余人莅临会议。在会议中,不同代际的专家学者就当代文学的“历史化”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会议共分为开幕式、主题发言、专题发言、闭幕式四个部分。30日上午,我校斯炎伟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洪治纲教授致欢迎词。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孟繁华教授主持主题发言环节,北京大学洪子诚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洪子诚教授就“历史化”与当代文学形态研究这一问题作了精彩发言。他指出,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不仅涉及对文学生产方式的考察,也包含文学文本的“历史化”,即关注某一时期文学形式的取向、基调、模式、惯例等文学形态的问题。程光炜教授则创见性地提出了当代文学史的“下沉期”这一概念。他认为,七十年的历史长度已经开始使当代文学由批评状态“下沉”到了可以做历史研究的状态。

在三场专题发言中,与会专家们分别从现象、理论及实践三个层面,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问题作了精彩发言,并就“历史化”的具体内涵、方法路径、意义限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闭幕式上,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联系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围绕“历史化”相关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话题。同时,他补充道,“历史化”不仅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代文学研究所应具备的“心态”。他认为,当代文学的研究要秉持一种贴着事实、贴着文献、贴着文本说话的心态,以更为开放、辩证的眼光去进行,警惕被对象“对象化”。

本次会议聚集了当代文学“历史化”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者,研讨内容专业、深入,过程精彩纷呈,受到了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会议相关情况将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作专门综述报道。


斯炎伟教授主持开幕式

斯炎伟教授主持开幕式


洪治纲院长致欢迎辞

洪治纲院长致欢迎辞

当代文学著名学者洪子诚、程光炜、孟繁华、吴秀明

当代文学著名学者洪子诚、程光炜、孟繁华、吴秀明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二

会议现场二

会议合影

会议合影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