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迎新寄语】新生班主任和导师代表周东华教授在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来源:   作者:陈晓玲    时间:2019-09-04
 

DSC01656

                              Hi,story

今天的讲话,我没有准备稿子。看着在座的年轻的诸位,我想到23年前来到这所学校的经历,回忆起了一些故事,今天与大家分享。因此我的演讲是有一个题目的,叫做“Hi,story”,它连在一起就是历史(history)。

我要分享的第一个方面是关于认同。23年前,我坐着亲戚的货车,来到文一路96号,扛着我的行李,带着我的老爸(他是送我来的),走进那个小小的侧门,来到杭州师范学院。在学校门口,我感受到了彼此间冥冥之中结下的缘分,因为这之前,我的高考志愿填的是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却因为估低分数来到了现在马云心目中“最好的那个学校”,读了历史学师范教育。当时的杭师院,没有树立校长雕像,大概因为校史太多短暂,一时间很难产生对学校的认同,只是历史系那时尚年轻的老师们和食堂的红烧肉,慢慢让我爱上了它。2006年我回到学校工作,是在下沙,虽然同样没有校长雕像,但是校名升格,成了杭州师范大学;现今的新校园,正门进来终于有了校长雕像,他就是杭州五四运动时大名鼎鼎的经亨颐(曾经的老校长)。如果你们路过了,可以向他鞠个躬,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神圣的事情。

时至今日,我还会很计较那些称我们学校为“杭师院”的人,过了这些年头,在我内心深处,我觉得我对学校的认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也希望你们慢慢地对这个学校产生很好的认同。这个学校被马云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我曾经邀请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哈佛大学的一位老师来我们这里做讲座,我告诉他:“我们同时在世界最好的学校交流。” 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说它最好,我想校园的美丽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学校有很多的内涵,这种内涵当中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的学者,我认为杭师大有一批特别好的学者。其实你们大家的身份从前两天已经发生了变化,亲爱的本科生们,你有一个新名字叫“大学生”,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区别是你已经是一个学者,虽然还只是刚刚起步的“初学者”;对硕士一年级的同学来说,你跟四年前相比,你已是一个半只脚跨入门的“小学者”。在学者的引领下,最好的另一部分是杭师大拥有十分优秀的学科和专业,这个我不再展开讲。希望在优秀学者的引领之下,在优秀学科和专业的学习中,你们能够对自己的新身份有特别好的认同。那么,什么是学者?学者就是可以用理性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去解决一些问题,在此同时能够包容其他东西的存在。我相信杭师大的血脉里面大概是有这样一些东西的。

我对杭师大认同的一些看法,如果化为另外一个词,那就是爱。我爱杭州师范大学。爱很简单,每一个同学进入大学以后,一定会拥有爱。

今天上课有个同学问我:“周老师,如何在一个88%都是女生的学院成功谈一场恋爱?”我认为,在我们学院谈恋爱有三种实现途径。第一:大家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和思考,史学和中文知识中总有大量的爱情故事等着大家去探究,你至少可以成为“恋爱问题专家”。至于第二和第三种途径,我想不用我多说,去实践吧,享受一下美好的校园爱情。比如,浙江大学就在4站地铁旁,在那里,你或许还会有意外收获,那就是共享学术的权利,这也是很宝贵的。

除爱情之外,你还要拥有良好的兴趣,即爱好。我曾经也瘦过,研究生阶段的油腻饮食、不爱锻炼和不擅长体育活动,慢慢地变成了现在丰满而肥硕的样子。我希望你们吸取我的教训,在学习的同时,能够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实在不行,像我这样没有任何技巧的,可以走路,每天1万步。锻炼好了身体以后,还有很好的课堂和图书馆等着你们。你们不要再指望老师会有太多的时间陪伴着你们,那里,一切皆有可能!

希望你们经过四年的努力,都能拥有爱好,拥有专业知识,拥有爱情,最后我想稍微花一点点时间,分享一下关于 “从前慢”的故事。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像我这样从农村出来的人,我特别喜欢以前慢节奏的生活,中文系的老师肯定会给你们介绍那位乌镇老爷爷,他的名字叫木心,他写过《从前慢》,特别有意义的作品。为什么要“慢”?我认为“慢”可以造就我们三种“气”质——

第一种是“大气”。刚才詹老师也提到,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有他自己合理的部分,他的喜好,他的爱好或者他的憎恨其实都有一定合理的地方。我们如果能够包容他人,正视自己,也就变得像丰子恺所说的,“你若爱, 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 生活哪里都可恨。”在“慢”当中大家能慢慢学会欣赏,练就大气。

第二种是“正气”。这个社会太快了,快到我们应接不暇,有一些我们需要守护的东西在“快”中被忽略。什么是正气?我是从事历史研究的,历史学家在中国古代就是史官,我们班有位小朋友新生介绍的时候让我印象深刻,他姓史,介绍自己姓氏时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是的,所以说人文学院的同学尤其是历史专业的同学,希望大家秉承史之本义,练就一股正气。

第三,有了以上的种种,我们就拥有了底气。人活在这个社会上,可以大声的对一些东西说 “不”,或大声地宣布“我可以”,那是因为你拥有了底气。底气是人生活当中成为“大写的人”的基础,也是做“小写的人”的必备。在“从前慢”的时候,底气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种气质。木心老先生就是一位有大气正气底气的人。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PS:

通顺文字稿,想起今天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也是文史大家陈梦家先生的忌日,引用他的一句小诗,诸君共勉!

“我是古庙

一个小风铃,

太阳向我笑,

绣上了金。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