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学科教学(语文):叶志衡 教授

来源:   作者:张永芹    时间:2019-10-25
 

 

 

一、个人简介

简单个人生平:

  叶志衡,男,1962年农历10月生,浙江省建德市新叶村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学历、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评委库成员,浙江省高校职称评委库成员,杭州市“十二五”社科组评审专家、浙江省高校面向全国接受访问学者导师。中国诗经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孔子研究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建德市古村落保护委员会特聘顾问,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要工作简历:

  1985年6月,由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至杭州师范学院(今杭州师范大学)工作至今。


二、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学史

2.中国古代文化史

3.中国古代文献学


三、主授课程

1.中国古代文学史

2.中国文化概论

3.中国古典文献学

4.中国古代散文史

5.中国古代文化专题


四、学术著作

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鉴赏辞典(三秦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

2.三李诗鉴赏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2月出版)

3.历代绝句精品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5月出版)

4.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史(新华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5.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6月出版)

6.先秦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月出版)

7.唐宋词三百首评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8.战国学术文化编年(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9.《庄子》点注(青岛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10.中国学术编年(卷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1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五、主要论文

1.《试论辛弃疾农村词的局限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

2.《从俞源文化村观照古人的风水意识》, 《浙江学刊》20001期。

3.《论王充的文艺观》,《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5转摘。

4.《荷戟独彷徨——论阮籍作品中的儒道互补意识》,《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2期。

5.《庄本、夫容馆本<楚辞章句>勘异》,《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6.《庄本、夫容馆本<离骚章句>异文辨析》(一)、(二),《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2002年第4期。

7.《论王充的文艺观对六朝文论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 1期。

8.《王充笔下的孔子、孟子》, 《恩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9.《“战国”释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0.《被埋没的光彩——从<三上宰相书>看韩愈人格的闪光点》,《甘肃社会科学》2004.06。

11.《<楚辞章句>异文考辨》,《中国楚辞学》2005年第 1期。

12.《论吴师道的诗学观》,《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3.《谈谈<诗经>时代的美男美女观》,《诗经研究丛刊》2005年第7期。

14.《评吴师道的诗论》,《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15.《楚风北袭与北学南渐——简论两汉文风的消长轨迹》载《文学评论》(一级)2006.05

16.《宋人对屈原的接受》,《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17.《论柳宗元习佛的动因与目的》,《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8.《元代文学家的理学因缘》,《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9.《正统、道统、文统》,《中国楚辞学》2011年第1期。

20.《“独尊儒术”背景下的汉代楚文学新变》, 《神州学刊》2014年第 6期。

21.《论两汉谐辞的文学张力》, 《井冈山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六、主持课题

1.中国区域文化研究,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9962000)。经费5千元。

2.浙江古代文学新论,杭州市社科规划项目,(19992001)。经费3千元。

3.王充的文艺观研究,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1999—2001)。经费5千元。

4.战国学术文化编年研究,浙江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4—2007)。经费1万元。

5.新叶古村落研究,浙江省文化工程重点课题(2008—2014)。经费2万元。

6.两汉文风嬗变轨迹研究,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2009—2012)。经费5千元。

7.周季两汉南北文风兴替嬗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1—2015)。经费9万元。

8.心灵的投影——元代文人对屈原和陶渊明的接受,杭州市社科基地基地课题(2012—2013)。经费1万元。

9.周季两汉南北文风兴替嬗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13—2016)。经费18万元。

10.留住文化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建德市横向课题,2015年,已完成。经费 3万元。


七、主要荣誉

1.《高师院校函授作业管理模式研究》二人第一(叶志衡、王开阳)获浙江省1993年度高师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高中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三人之三(金章才、彭少健、叶志衡),获浙江省第二届高师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5年)。

3.《论王充的文艺观对六朝文论的影响》(论文,刊于《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获香港董氏基金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颁奖单位:浙江大学董氏基金会;获奖时间:2002年11月)。

4.《楚风北袭与北学南渐——简论两汉文风的消长轨迹》》(论文,13000字。载《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获杭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战国学术文化编年》(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获杭州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颁奖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获奖时间:2008年11月)。

6.《战国学术文化编年》(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颁奖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获奖时间:2009年12月)

7.《元代文学家的理学因缘》(论文,刊于《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获杭州市社科联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颁奖单位: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获奖时间:2009年12月)

8.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 (颁奖单位:人文学院,获奖时间:2011年)

9.杭州师范大学“教学十佳”,(颁奖单位:杭州师范大学,获奖时间:2014年9月)

10.中国学术编年(共十二册,先秦卷二作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获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颁奖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获奖时间:2015年12月)


八、学术兼职

1.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

2.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国骈文学会会员、中国孔子研究会会员。

3.建德市古村落保护委员会特聘顾问。

4.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