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文艺批评研究院成功举办“互动相生:新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七十年”学术研讨会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人文学院    时间:2019-12-03
 

11月29日至30日,“互动相生:新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七十年”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与《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苏州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浙江等地的著名作家共70人,齐聚杭州师范大学,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总结新中国文学理论、创作与批评的辉煌历程与发展经验。


会议合影

(会议合影)


开幕式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艺批评研究院主任洪治纲教授主持。陈永富副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知名作家莅临杭州师范大学致以诚挚的感谢,并对文艺批评研究院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肯定了研究院取得的众多研究成果,同时希望专家学者们对文艺批评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在致辞中介绍了《浙江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对浙江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展开深入研讨。


开幕式

(开幕式)


陈永富副校长致辞

(陈永富副校长致辞)


此次会议立足于“互动相生”而亮点纷呈,汇聚了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三支队伍,作家和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坦诚的对话。作家们纷纷从创作经验出发,探讨了作家与批评家之间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双边关系,以及如何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和进步,并从微观角度,选取典型文本分析了新中国文学创作、批评与各时段的社会历史运动的关系,揭示了外来文化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影响。文艺理论家普遍认为,当下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呈现出“渐行渐远”的趋势,指出对这种趋势的内在动因的深入探索,于我们认识新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内在演进具有相当的意义。文学批评家应该关注现实,同时要兼具文学史研究与当下阐释的双重视野,甚至于新科技革命的舞台上审视“后人类”这一新的价值主体的出现,进而重新发现和认识“人”,是作为“人学”的文学当下面临的重要历史使命。

总而言之,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文艺理论、创作与批评在七十年中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理论体系、批评话语、创作实践都正从高峰向高原迈进。在闭幕式上,洪治纲教授再次感谢各位专家、作家莅临会议,并表示文艺批评研究院将持续推进作家和理论家、批评家的对话,共同繁荣中国文艺。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