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贵州省从江县谷坪乡高武村第一书记刘伟男来到我校参观交流,并为我院赠送锦旗,以感谢我院赴黔东南贵州山区银滩小学支教小分队在当地开展的支教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管庆江接待了刘伟男一行,并进行了亲切的会谈。支教小分队代表也到场参与座谈。
会上,高武村第一书记向支教团队师生表示感谢,他提到,参与支教学生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面貌,支教活动在激发当地学生学习动力、改善精神面貌、改变人生方向上意义深远。双方还就后续合作等事宜进行了交流。
据悉,今年我院共有35支团队543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奔赴省内外开展支教、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附:人文学院赴黔东南贵州山区银滩小学支教小分队成员名单:
陈婷婷,黄玉莹,徐欣兰,赵倩,岳建萍,张蓉,陆柏睿,王琦,汪晓凤,易天宝,李伟雄
筑梦高武,为爱西行
——记人文学院赴黔东南贵州山区银滩小学支教小分队
在贵州黔东南,有这样一群苗族孩子,他们呼吸着最为干净纯粹的气息,守护着他们心中最美的梦。——题记
2019年7月13日至27日,我们团队自发组织去往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谷坪乡银潭小学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在活动前期,我们团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进行了十几次的碰头会面及商谈,在学姐的帮助下,顺利地联系上了高武村中国贸促会派驻第一书记刘伟男和小学校长,并且与院领导也完成了安全保障交接工作,为我们期待的支教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程开展——找到兴趣与自我
入驻银滩小学后,我们了解到参加支教的是来自高武村的孩子们,年龄从幼儿园到初中不等。在清楚了学生的情况之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学历程度,迅速将他们分成三个班,打扫教室,安排相关的教学计划。于是十三日上午,我们顺利地开始了支教的第一堂课。在与村书记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书记对我们支教老师的期望:高武村是一个黔东南深度贫困村,由于高武学生一直生活在这里,受教育水平并不高,且多有自卑心理,生活习惯不佳,希望我们可以带给他们一些新的东西。为此,我们团队开设的多为兴趣拓展类的课程,包括剪纸绘画、书籍推荐、灯谜互动、体育素拓、音乐鉴赏等等。为了让孩子里突破内心防线,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我们团队还开设了一门演讲与口才课。通过一星期的课程堂教学与课后陪伴,孩子们从一开始的自卑胆小变到后来渐渐的活泼开朗。那被扫把扫过的教室地面,那被随手捡起的路边垃圾,这些变化我们每个人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我们深知自己给他们的影响只能在这十五天里发生,但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也深切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独有的欣慰心情。
文艺汇演——发现另一个自己
在后一个星期里,我们团队的重心则放在文艺汇演的节目排练和流程推进方面。一年一次的暑期文艺汇演,可以说是高武村的新传统,是孩子们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一个好机会。从节目的最初设定到最后的效果敲定,都是在团队成员的一次次合作中完成的。到二十七日的演出当晚,我们呈现了总计十三个节目,收获了台下一众的掌声,为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高武村人民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晚会上,孩子们清亮稚嫩的童声、整齐可爱的动作,都是我们今夏的最难忘。
学生家访——走进你的心里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深入家庭,我们安排了三次家访,走访了将近三十个学生家庭。在学生家里我们悉心询问家庭状况,关心孩子成绩,并且竭尽所能地将自己有关学习方面的所见所闻,与之分享。甚至在不经意间,为初中班的孩子们上了一次职业规划课。
今夏,不虚此行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们相信我们团队带给了高武村的孩子们难忘的影响和爱,于我们而言,那些特别的记忆也是高武孩子们带给我们的。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体会到了一名教师的力量,这让团队里的师范生坚定了教师的梦想,让各种专业的我们坚定了一颗公益之心。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因为一个地方,因为一群人而显得特别。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实践活动的意义是双向的,彼此温暖彼此成就,而这一次的支教活动也恰恰如此,让我们每个人都成长了许多。即使我们一行人是外人眼里的大一新生,但是今夏不虚此行;那种尽我所能去付出的感觉,让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满足,因为奉献爱心帮助别人能够感受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