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四卦中的人生智慧
——研究生导师代表范立舟教授在人文学院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周易》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元典和活水源头。它蕴藏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政治智慧与人生哲学。面对巨大的历史时空,个人的阅历和经验总是具体的和有限的,而作为文明结晶的精神元典的内涵却是超越的和无限的。《周易》蕴含的人生智慧,今天依然闪烁着它特有的光芒。
一、乾。自强不息的奋进意志
“乾。元亨,利贞。”乾代表阳,代表天,是万物赖以滋生的基础,《周易》给予《乾》卦最美好的颂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阳之气是大自然的统帅,因为有了它,自然才有了生机,有了活力。而这个乾阳之气的特性就是“刚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大自然不知疲倦的活动,造就了我们眼前的大千世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的刚健之美表现为一种生命力奔涌向前、坚不可摧的力量。这是一种顽强的向上的力量,不可能被任何事物所遏制、改变、挫败。它与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有几分相仿佛。它是一种被使命感和道德自觉所驱使的力量,它要求完成自己的责任,以贡献于社会,服务于人群。这种“刚健”的精神也体现在人勤奋的品质之中。勤奋是被这个时代远远低估了的价值。一位杂文家说得好:“世道变坏,是从嘲笑努力开始的。”太多的人,被焦虑和无知的幻想所驱使,试图用对未来的憧憬来替代当下的努力。“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勤奋不仅是可贵的品质,也是值得赞美的才华,事实上,它是最大的人生智慧。《周易》充满着哲理的思辨,也充满着这种“阳刚之美”,这种阳刚之美,也包含着“崇高”之美,它立足于对人自身大无畏力量的肯定之上,它正视一切悲惨和不幸,但不因此而自怨自艾,它要求以乐观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去努力战胜各种困难。
二、需。坚韧不拔的价值取向
“需,有孚(信义),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先解释一下卦象的意思。这一卦是下乾上坎,下天上水。意思是水在天上。水在天上,还未降为雨,故有需要等待之迹象。从卦义上讲,乾为刚健,坎为陷阱,陷阱就在前面,如果刚健急进,难免会陷于困境,因此需要等待时机。儒家的“儒”字,其本义就有“舒缓从容,待时而后进”的意思。需卦的精神实质,是启示我们阴阳互藏,刚柔相济。所以,《周易》彖辞对需卦的解释是:“需,须(等待)。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1920年,英国思想家伯兰特·罗素到访了久陷战乱、一贫如洗的中国,在经历几个月的实地考察后,他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忍耐力的民族,其他国家可以忍耐几十年,他们则可以忍耐几百年。中国是不会被毁灭的,因此它经得起忍耐。”理想是同现实相对应的,理想不同于现实,理想又离不开现实,因为理想来自于现实。实现伟大的理想需要宽宏的度量和坚强的毅力,也需要韧性和忍耐力。一位作家说过:“当 ‘智慧’已经失败,‘天才’无能为力,‘机智’与‘手腕’也已没用,其他各种能力已束手无策,宣告绝望的时候,走来了一个 ‘忍耐’,由于坚持,得到了成功,不可能的成为可能。”忍耐不是一个被动的忍受,而是主动的,有特定目标的、持久的、有毅力的、不间断的反复追求的一个过程,它不是一个静态的忍受,而是有恒心,有耐力的长期的奋进,这才是忍耐是成功的秘诀的真正含义。在生活里,我们可以看到,善于忍耐的人最有深沉的力量和宽广的胸怀。忍耐是忍耐者的通行证,轻狂是轻狂者的墓志铭。
三、谦。积极内敛的精神气质
“谦。亨。君子有终。”“谦谦君子,用涉大川。”这一卦的卦象是下艮上坤,下山上地。山本应该在地上,这里反而在地下,寓意为谦。为什么君子会有好的结果呢?我们看一下彖辞的解释:“谦 ,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在这里, “谦”效仿的是天地生化万物的原则,天虽然在上,却下施光明于万物,使万物普受光照。地虽然处下,却培育着万物,使万物得以生长。君子依照这样的道理,居“尊”上而能光照天下,处 “卑” 下而不可逾越,就会有好的结果,就会受到天、地、神、人的多重褒奖。谦虚作为一种美德,有着特有的社会意义。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出高估自己的倾向,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自己的成绩洋洋自得。而在一个良性的社会共同体中,我们更需要的不是低估自我价值的人,而是不高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的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的成就呢?这时候就需要尊重的进场,即便他知道自己在许多方面比别人优秀,但是他仍然能够尊重别人;他将社会的基本价值看作是相似的和相等的;每个人都为社会作出贡献,都输出过正面的价值,因此都应该获得同等的尊重。然而,社会上的人并不都是谦谦君子,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克制自己,当卑鄙的欲望蔓延开来,侵犯到你的正当权利的时候,是卑躬屈膝地息事宁人,还是堂堂正正地予以还击?“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利用侵伐,征不服也。”谦虚是对自己的成就和价值有准确的认识,并不高估它们。然而有些人不仅不能正确的估量你的价值和你的贡献,时时进行贬低甚至抹杀,对这种行径如果不予以抗争和反驳,就会伤害社会正义的原则,今天伤害的是你的利益,明天则可能伤害其他有贡献的人的利益。这种抗争与反驳,不仅不违背谦的要求,相反,它完全符合谦的原则。
四、节。朴实无华的道德品德
这一卦下兑上坎,泽上有水。泽上有水,鸢飞鱼跃,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是,卦象暗示说,为防止泽水泛滥,必须构筑堤坝以作节制。作为一种美德,节俭的理念与行为一直被人所倡导。“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天地有节度,四时乃成,国家有法度,社会有道德,用以节制人的过分膨胀的欲望。早在1973年,国际著名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份震惊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这份报告指出,如果人类不能节制自己的过度消费、过度享乐的欲望,按照耗费地球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发展模式发展下去,这个星球将会遭遇增长的极限。半个世纪以来,尽管人们对这份报告有各种解读,但是,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基本共识。欲望与物质之间的张力关系,在先秦思想家和宋明理学那里都有清晰的论述,他们都提倡用理性去抑制泛滥的欲望,达至两者的平衡。在今天出现的种种现代病症,诸如物欲综合症、人际关系的物质交易化、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还有对资本、权力、技术的莫名崇拜,以及所导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危机等等,都是违背这一美德的结果。人有物质的一面,这是必须的,但这不是人的特殊品质,人的特殊品质在于人有以自我控制为基础的审美、关爱、道德自律和神圣追求等精神性元素,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与此同时,“苦节不可贞”。“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挫伤生命的“节制”行为不值得提倡,因为这不是节制,而是吝啬。“苦节,贞凶。悔亡。”吝啬不是节俭,吝啬是一种变态的贪婪。
同学们,大家的学校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在学校里,大家经历过了“潜龙勿用”的阶段,即将走进“见龙在田”的舞台。但不要忘记,在漫长的道路上,还需要“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路上或许,不,一定会有“或跃在渊”的消沉甚至是顿挫,只要不放弃,不抛弃,终究会迎来“飞龙在天”的光彩时刻。
范立舟
2020年6月23日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