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口述乡村 杭师大人文学院这样开展“四史”教育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人文学院    时间:2020-08-20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陈鑫 华章


第一组

文旅局、村干部以及团队师生开会研讨

“萧山南乡第一个党支部、最早的农民协会,都是在戴村镇沈村村成立的;1928年,萧山区瓜沥镇凤升村村民和周边民众,在萧绍平原海拔最高的航坞山上植种中山林,修建中山亭;1940年,萧山南乡最后一道防线就在河上镇下门村的星拱桥(当时叫‘白燕桥’)见证了中国军民抓日军俘虏的故事,巍巍青山依稀还有‘明耻教战’的字样……”8月14日,刚从萧山调研归来的杭师大人文学院历史系2017级学生许诺,在当天梳理的实践日志中写道。

作为萧山区文旅局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的“萧山乡村文化基因解码”项目,人文学院调研小分队把戴村镇沈村村、瓜沥镇凤升村、河上镇下门村列为“试点村”,开展“学‘四史’,文化基因解码团队”口述调研。

“您的名字是?家里几口人?出生后对于下门村最清晰的记忆是从几岁开始的?作为中共党员,您入党的初心是什么?您开展美丽乡村工作的第一个抓手是什么?……”在萧山区文旅局支持下,在为期21天的调研中,周东华教授和刘华章老师带领调研小分队深入村落,走访祠堂、古桥、古宅,走进100户家庭,访谈了2名村支部书记及154位60岁以上村民。他们每天记录、整理口述内容逾13小时,形成视频音频材料1.5T。团队成员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记录、梳理村庄发展历史、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和理解。


第二组


据指导老师周东华介绍,通过口述史的方式梳理地方、村庄“四史”,是“四史”教育的一种途径。口述记录过程强调以人带事,以事找人,将村民记忆融入家国记忆。将记忆这个不稳定因素变成最稳定因素,让口述历史为村庄建设发展把牢方向。在他看来,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温度,也让“四史”教育的开展和普及更接地气。“同时,在乡村‘四史’的梳理中,也能利用史学研究的成果,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他告诉记者。

如他所言,当调研小分队走进一个个村落时,每一次走访、每一个发现,都给他们带来了惊喜。在凤升村的周家祠堂,发现“战中”(今萧山中学)诵唱“武德与文光”;在下门村,一位老人家说“心干净了,村子自然干净了;心美丽了,村子也就自然美丽了”;在沈村村,在当地流传甚广的关于沈佩兰的故事,更让调研小分队成员印象深刻。

1940年,侵华日军进犯浙赣铁路沿线,沈佩兰“毁家纾难”,引导中国军队全歼了侵入村庄的日军。1941年1月,她到永康芝英镇的儿童教养团工作,曾冒着生命危险,两度回萧山收容难童,抢救难童180余人。

“这次的调研成果,也将为进一步提升沈佩兰故居的建设提供帮助。”协同带队的人文学院辅导员刘华章表示,在戴村镇,有郑振庭烈士墓、后郑农会、抗战烈士纪念馆等很多“四史”的鲜活材料,利用口述史研究的成果,推进纪念馆、村史馆的建设,也能助力村庄讲好“四史”故事。


第三组

团队成员入户采访

访谈中,沈村村90岁退休教师、共和国纪念章获得者苏芬蓉激动地跟大学生们说:“把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校园中的师生情谊、把珍贵的村谊、村史故事传承下去。你们以后做老师,也要勉励孩子们作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这些经历,让参与调研的历史系大二学生周聪炜感触良多。他说:“从来不知道家乡人民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有过这么多精彩的故事。这次调研,滋养了我对于国家和家乡深沉而绵长的爱,作为一个萧山人,很高兴能用所学为杭州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本地学子的力量。”


第四组

周教授与苏芬蓉老人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研后半段,同学们还向村民宣讲口述整理的部分“四史”故事。今后,杭师大人文学院将在每个假期持续开展口述调研,继续了解、学习、挖掘杭州乡村“四史”相关故事,讲好杭州的历史和故事。

原文链接:口述乡村 杭师大人文学院这样开展“四史”教育

媒体关注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