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后期张爱玲:政治话语的融入、消解和情欲话语的融入”讲座顺利举行

来源:   作者:徐宇轩    时间:2020-09-26
 

9月23日晚,我院“太炎云讲堂”系列讲座之“后期张爱玲:政治话语的融入、消解和情欲话语的融入”于钉钉平台顺利举行,复旦大学博士、《学术月刊》杂志社编辑张曦担任主讲人。讲座由我院中文系老师詹玲主持。

张曦从张爱玲小说中政治话语的融入及消解、政治话语的消解、政治话语的全部抹去和情欲话语的重写几个方面展开讲解。她以《十八春》为切入点,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张爱玲在故事结构、人物关系、情节设定等方面都努力理解新社会、融入新时代,从而具有了鲜明的革命化特征。张曦进一步以《秧歌》为例,表示自从张爱玲脱离中国大陆,其作品中政治话语逐渐消解,而到了后期创作阶段,政治话语已全数删除。同时她表示,张爱玲离开大陆后的创作中,“现实恐怖而荒凉”“性描写大胆而前卫”,呈现出“身世苍茫,情欲激烈”的特点。

在提问环节,张曦对张爱玲前期创作气质”“展现真正张爱玲的作品”等问题一一予以解答。张爱玲后期的主题就是反复咀嚼悠长的人生,在更广大的背景上反映风云际会中个体的日常生活。张曦总结到。

作为新学期“太炎云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以及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系列讲座之一,本次讲座旨在为我院各学生群体分享更多人文专业知识,扩充其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储备,提升其人文综合素质,从而带给同学们不一样的人文审美体验。历史191班的史浩楠表示:“张老师的讲座让我更清楚、更系统地明白了新中国成立后张爱玲的写作历程,十分受教。”(文/徐宇轩)


封面


Screenshot_20200924_205916_com.alibaba.android.ri


Screenshot_20200924_211124_com.alibaba.android.ri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