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不负青春韶华 筑梦美好未来

来源:人文学院文字部   作者:江宣蓉、张芝嫣、郭子一 图/摄影部    时间:2020-11-09
 

2020年11月8日,我校第41届运动会进入第三个比赛日。我院女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女子铅球等项目,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遵规守序 共创佳绩

陈晓玲老师多次参加铅球比赛,可谓经验丰富。采访前,陈老师正在进行热身,有条不紊的动作体现出她的信心十足和沉着冷静。她说,自己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来参加比赛,把它当成很平常的一件事来做,反而不会紧张。当问及为什么选择铅球比赛时,陈老师轻松地开着玩笑:“因为简单。”谈到以前参加运动会的故事时,陈老师难掩激动和自豪:“我组织的学生在20*50的接力赛中拿了第一名,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太为他们骄傲了!”

陈老师也分享了她心中的竞技精神,即尊重规则、尊重秩序。“运动会的意义就在于加强同学们的体质,提升同学们的规则意识。”

最后,陈老师表达了对人文学子的期待。她希望人文学子可以多多发挥自己的特长,把人文学院一向很强的团体类项目发扬光大,并且把每日长跑作为一个激励机制,在关注学业的同时不忘运动。

“直”来“直”往——解锁投掷新角度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铅球比赛,之前没什么经验。”对于鲍雅丽老师来说,今天的铅球比赛将会是她迈出的崭新一步。

赛前接受采访时,鲍老师表示:“我是来给大家调剂一下的,重在参与嘛!”抱着这样乐观的心态,鲍老师来到了铅球场地,积极跟随工作人员进行赛前准备,并向比较有经验的李靓老师讨教动作要领。在第一轮试投时,鲍老师在动作上略显生疏,出手角度不同寻常,球以疾速水平射出,仿佛多一秒的滞空时间对于鲍老师来说都是“多余”。但到了正式比赛,鲍老师通过细心观察与认真模仿,似乎找到了感觉,火红的上衣闪耀着她对比赛的热情。同时,在看到其他选手投出好成绩时,鲍老师也不吝惜自己的赞叹。

赛后,鲍老师同李靓老师在场地摆出了“准备投掷”的姿势合影留念,结束了这场“重在参与”却又“投得潇洒投得帅”的比赛。谈及赛后感受,鲍老师依然表现乐观:“我以后还是要多参加此类比赛,我刚找到感觉,没想到比赛就结束了!”

超越自我 不负芳华

11月8日上午,运动会教工组女子铅球比赛如期举行,李靓老师代表学院出战。李靓老师在赛前采访中表达了自己紧张的情绪和对比赛的期待。“我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去年的成绩。”李老师坦言。

赛场上的李老师坚持不懈,全身心投入比赛。沉甸甸的铅球之中,凝聚了李老师拼搏的汗水;每一次的投掷,都展现了李老师超越自我,不负芳华的运动精神。

当提及运动的意义时,李靓老师笑着说:“在我看来,运动最大的意义就是让自己保持一颗健康、年轻的心。”运动不仅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还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赛场之外、讲台之下的李老师很好地平衡了工作与运动的关系。她会早起快走,会在假期去健身房,她也喜欢骑动感单车。她通过运动释放自己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无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运动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李靓老师说道。

最后,李老师希望同学们把握好时间,坚持运动,永葆青春活力。“年轻人嘛,就要多运动,这样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李老师笑着说。


我院各位老师在此次铅球项目中展现的青春热情深深感染着我们。这也必将激励人文学子在今后的运动、学习中砥砺向前。


DSC_1037

赛场上的陈晓玲老师


QR[I6Y@@EV%ZJJ~LXU37F]W

赛场上的鲍雅丽老师


TM2}I%U2(KXBMD}~3COZ}_Y

赛场上的李靓老师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