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9:30,讲座《北京话市井小说叙事语言的特点》于恕园23号楼312顺利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方梅教授应邀主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齐沪扬教授负责主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学科负责人徐越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史光辉教授、陆忠发教授、国际教育学院曹沸副教授、凌瑜副教授,多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参与。
讲座上,方梅教授首先介绍了关于北京话市井小说的叙事语言的特点,该研究源于“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丛书”的汇编。其中“清末民初京味儿小说书系”中便是关于损公《新鲜滋味》、冷佛《春阿氏》等京味儿小说的语言特点研究,这类小说的语言与《红楼梦》等形成非常鲜明的对照,其语言特点不仅体现在词汇和句法的口语化,还体现在文本的叙事语言上,是“为说而写”的讲述文本。方梅教授通过具体的小说篇章细致地解释了“为说而写”的三个特点:随文注释、现场性和叙事与评价交错。在随文注释方面,方梅教授介绍了小说对所述人物、事务、词语与关键情节的注解,然后从叙述者显身的篇章框架和高频的人际互动表达两点来阐述现场性特点,最后从小说批注对人物的评价、对情节的评价和对情节内人物话语的评论这三点来论证京味儿小说中叙事与评论交错的语言特点。
在提问环节,齐沪扬教授提议由方梅教授为师生介绍“互动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方梅教授从互动语言学的历史发展开始梳理,以句法标记为例,分析如何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解读,同时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应从跨语言和第二语言角度来分析,在教学时需要结合语境,跨语言有相同性,也有句法和语用的不对称性。陆忠发教授就自己在创作的《赤壁小说》提纲与方梅教授探讨,其语言风格与京味儿小说相似。方梅教授认为本土小说不同于西洋小说文本,本土性的语言风格,词汇语法的演进,元话语成分推进故事情节,应将文学创作和语言学结合。徐越教授就处理口语转写的角度提出疑惑,方梅教授认为用符号记录方言研究,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说话人在录音后忘了当时讲了什么的问题,从而复原实际发生的场景。
在方梅教授深入浅出而不乏生动的解读下,讲座《北京话市井小说叙事语言的特点》顺利落幕。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京味儿小说的叙事语言特点,更拓宽了汉语口语研究的学科视野。(撰稿:董琳玲)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