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顺利举办“关于党史研究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问题”讲座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撰稿、拍摄/惠佳豪    时间:2021-06-02
 

2021年5月28日晚上6点50,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系列讲座之《关于党史研究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问题》在恕园23号楼312顺利举行。《中共党史研究》主编兼编审高远戎、副编审吴志军、编辑王婧倩三位老师应邀主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兆肆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汉全教授、王康教授以及杭州师范大学的本科、硕士研究生50余人参与。

高远戎老师作了简短的发言之后,吴志军老师就论文中的学术史梳理的部分探讨了写作规范问题。吴志军老师将学术史回顾比喻成让研究者“回家”,树立学术共同体意识,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将自己的研究放到前人的研究之中,借助前人关注过的问题,深入到学术脉络之中,使得自己的研究具有覆盖性、弥漫性,也使得论文具有合法性。吴志军老师强调,在学术史回顾研究成果时,不能选择性地加以罗列,要对相关领域的学者采取平等的态度,要做到全面关照。而且,对待前人研究要有正确、客观、理性的态度,要做到充分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苛责甚至曲解前人的研究。吴志军老师强调,在梳理学术史的过程中要明确问题意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恰恰是研究者论文之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吴志军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列举几个案例,表明的在没有认真地作学术史梳理的情况下导致的后果,如刻意夸大自己研究的重要性或者说独创性,无法明确指出自己的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会使得对研究对象特殊性的认识把握不够。吴志军老师认为,正文中尽量不要罗列前人的研究成果,如要罗列,可以放在脚注之中。正文之中只需要研究者对于前人的研究作出总的判断和评价,这个判断和评价是要建立在大量阅读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而要准确、决绝,要在本文语境下成立,且要保证在一段时间内无对此的颠覆性判断。

接着,高远戎老师、吴志军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论文写作措辞、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的问题展开了讲解。高远戎老师强调了多读这一方面,要多读《中共党史研究》、《历史研究》等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借鉴这些论文中的措辞。吴志军老师在多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多写的重要性,将多读中将学到的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做到掌握论文写作措辞,进而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此外,同学们还就如何列举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吴志军老师再一次强调了列举前人研究成果要平等对待,不能专列相关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的论文、著座,这样会导致学术史梳理的不全面,也会对研究者自己的研究产生不好的影响。

最后,高远戎老师、王婧倩老师、吴志军老师就如何找到选题以及如何寻找、引用史料的问题展开了讲解。王婧倩老师通过自身的经历,对于如何找到选题进行了一番论述。在缺乏相关史料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多的找到足够史料的问题上,高远戎老师强调史料多元化,从不同的途径找到相关史料,丰富史料的来源。在如何引用史料的问题上,吴志军老师强调尽量做到对史料的充分消化,避免直接引用。吴志军老师指出,史料往往带有自己的立场,而论文之中恰恰要避免带有立场倾向的措辞。王婧倩老师强调引用史料的目的是要让史料为我所用,研究者所使用的史料是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

此外,在讲座的过程中,陈兆肆教授也就老师们的发言与老师们展开了精彩的探讨。在三位老师精彩的讲解下,讲座《关于党史研究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问题》顺利结束。本次讲座所提到的学术规范不仅在党史研究论文的写作中有特别的意义,也有助于提高历史论文的整体写作水平。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