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顺利举办“朱子及其诗经学重构”学术讲座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撰稿/姜思含;拍摄/姜思含、赵王玮    时间:2021-06-07
 

2021年6月3日晚上7点,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太炎讲堂”系列讲座之“朱子及其诗经学重构”讲座在恕园23号312会议室召开。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陈才老师应邀担任主讲人。讲座由人文学院楼培副教授主持,王晶波、姜荣刚、马强才、耿志、张洋等诸位老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共40余人参加了讲座。

陈才老师首先提出,朱熹的被今人界定为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学家,等等,但最合适的身份应该是经学家。他是诗经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集传》被冠以“诗经”之名刊刻,这在诗经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往研究把《诗经》定义为文学作品,朱熹致力于重构诗经学的初衷是非常值得深究的,这与朱熹“经学家”的身份定位紧密相关。宋儒长于义理,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则来构建诗经学,使得他真正突破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朱子认为,“《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朱子把“情”纳入到诗经学体系中来,建构了一个严密的《诗》学体系,这让他较之前的宋儒走得更远。

陈才老师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朱子对诗经学的重构,分别是朱子诗经学形成的背景,朱子对前儒的继承、批判与其诗经学重建,朱子的《诗序》观,朱子对传统诗经学命题的义理化改造,朱子《毛诗》文本的校正,朱子的《诗经》训诂,朱子对《诗经》用韵的探索。陈才老师从社会历史、学术文化和诗经学演进历程三个方面分析朱子诗经学形成的背景。正是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朱熹建立了一个权威的《诗经》解释体系。陈才老师对朱子的《诗序》观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朱熹对《诗序》的态度并不是既废又存,互相矛盾,而是存《大序》,废《小序》。因为在朱熹的学术世界里面,始终以孔子为道统,力图还原《诗》的古本,据《诗》言《诗》。不破不立,只有破除《小序》才有可能才能跳出汉儒体系,回归《诗》的原貌,符合孔子本意。陈才老师还对朱子对《诗经》用韵的探索给出很高评价,认为《诗集传》是第一本对《诗经》的韵律进行全面系统地探索的作品。朱熹对《诗经》韵脚的注解不是随意改动,而是成体系的,朱熹对古音、韵律的探索具有不能忽略的意义和贡献。这七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渗透,陈才老师鞭辟入里的讲述令同学们对朱子的诗经学重构有了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在讲座结尾,学院的多名教师与陈老师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同学们也与老师积极互动,踊跃提问,讲座氛围热烈和谐。楼培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陈才老师的莅临和讲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陈才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将从朱熹的诗经学重构中有所借鉴,培养学术积累的意识,认识到思想史发展过程中不破不立、开放包容的重要性,同时立足现实,将研究的眼光落实在学术发展的新阶段实践当中。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