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毕业季】“继续前进与寻找意义”研究生毕业生代表朱翀分享自己大学生活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朱翀    时间:2021-07-1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可爱的各位毕业生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人文学院18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朱翀,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代表我们2021届研究生站在这里发言。有些诚惶诚恐,因为我看到今年学院的考研榜上,既有世界名校,也有华东师大这样国内名校,当然还有更多的即将投入教育事业的同学,希望将来是你们作为优秀校友的代表回到杭师大。

站在这里发言,也有些兴奋本科四年作为辩论队的一员在校内有过多次上台发言的机会,但1500座确实是第一次,因为那个时候这儿压根就没有造好。单从设施建设上来讲,那个时候确实没法和现在相比。八年前的校园既没有现在这么大,设施也不如现在这般齐全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们学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中文和历史专业已成为国家一流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也成为省一流学科。

如今,回想学院和学校的发展,我很庆幸是亲历者、见证者。我不但见证并且参与了杭师大不断建设完善的过程,自己也深处其中,不断建设和自我完善。这个过程当然会有艰辛,我想当在各位的心中,大学时期一定既有快乐时光,也有那些让你感到困扰和痛苦的时刻但我想既然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庆祝毕业,那这个过程的结果,终归还是美好的。

刚才陈同学的发言有三个关键词,我可能只有两个简单的词汇。第一个叫“继续前进”。在祝贺大家顺利毕业的同时,我希望大家,包括我在内,不要让杭师大和人文学院对我们而言止步于一张毕业证、一张新的录取通知书,或是一份工作,甚至是一脑袋的专业知识,更不要让你的进步和成长止步于此。

姑且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本科的时候成绩并不算好,陈同学还能排在中上,我顶多只能排在中下,就连考研都考了两次才考上。研一的我当然不确定自己适不适合读博,也不知道自己三年之后有没有能力读博,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既然我都已经为读研努力了两次,那么我就应该让这份努力发挥出最大的效果,那就必须继续考博。而当我明确表示想要考博以后,所有的老师都支持并且鼓励我将这条路走下去,并且在这三年内,不断地提醒着我,作为一个历史考博的学生该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在这三年中,杭师大和人文学院的老师们,我现在能够顺利升学最重要的助力。这让我感觉到,当我站在杭师大的跳板上望向更高处时,它一定会尽力帮你,至于最终能跳的多高、甚至是不是要起跳,那只有你自己能够决定。如果我个人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我的本科寝室,优秀的博文苑8号楼209,我已经是我们寝室第三个博士了,当然我的两个室友要更加优秀,一个清华哲学系,一个吉林大学考古学。我想即使在任何的985名校,一个本科寝室能有三人考上博士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的学习人生没有止步于杭师大。事实上我们大家都一样,我们的人生不应该止步于杭师大,也不会止步于杭师大,我们的人生只会止步于我们自己。

第二个词叫“寻找意义”。人文学院的学习生涯对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我们不用急着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我看来,中文和历史这两个专业是最为重视过程的专业,我们更能够理解过程中的意义,也更擅长赋予过程以意义。我们既然能够理解历史的意义、文学作品的意义,那也一定能理解我们过去的这几年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它最大的意义可能是为我铺开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前进的道路。而随着我们今后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当中经历的更多,我们也一定会时不时于有心或无意之中体会到这种意义。

从大局看,我们既然能够理解一段进步的历史,就应该如我党这百年一般,蓬勃于斗争与自我批判之中,发展于创新与不断突破之中,而非如旧中国一般沉溺于既有的成就;能够理解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不能寄希望于自己能活成一部《百万英镑》,那也一定能明白,在人文学院学习期间,这种从懵懂和模糊开端,克服困难,最终走向圆满或是依旧不圆满的过程就是一种正确的过程。

那时候你就会感谢你的导师逼着你反复改论文,让你现在写报告写得得心应手,感谢那个惹你生气的同学,然你能更从容的处理棘手的人际关系,感谢你的前男友,你更正确的面对自己的爱情,感谢杭师大和人文学院,因为我们已经能够明白杭师大、人文学院教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最后,祝各位老师遇到的学生一届比一届优秀,祝各位毕业快乐,谢谢。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