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毕业季】“敢于追寻心中的梦想!”林航教授寄语2021届毕业生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林航    时间:2021-07-12
 

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

看见大家,我不禁想到了2017年9月的一个雨夜,在图书馆前的广场上,我作为教师代表欢迎大家来到杭师大。时光流转,日月轮回,四年后很荣幸能够作为班主任代表,喜送各位人文学子从这里出发,踏上勇往无前的征程。

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想大家的心情是激动的,激动于自己顺利完成了学业,激动于马上要走上工作岗位,激动于即将开启真正独立的生活,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激动于终于可以离开这早已厌倦的校园。但是今天,我想大家的心里都会有一丝的留恋。2007年的夏天,我毫无留恋地抱起毕业证书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为的是第二天一早能把材料交到德国大使馆。那时的我步伐充满坚定,甚至有那么一点看不起流连于校园的同学。但是,直到现在我还会不时地想起,当时似乎走得过于匆忙,过于决绝,忘记了带走一些什么。

其实,这是所有毕业生永恒的情节。轮回到今天,你们也许同样会追问,当我离开一所大学时,我可以带走些什么?你会发现,你带不走校园,带不走食堂,带不走图书馆,带不走操场,带不走老师,也带不走小师妹小师弟。事实上,你可以带走的东西,是杭师大和人文学院真正改变了你的东西。那么,你可以从这里带走什么呢?

首先,你可以带走师大人文的logo。你未来的履历,将永远打上Made in HZNU的标签。你未来会填无数的表,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会是除了你的姓名和性别外,出现频率最高的文字。极端地说,你的名字可以改,性别也可以改,但这一学历永远不能改。恭喜大家,从此生是师大人文的人,死是师大人文的小精灵。

其次,你可以带走师大人文的梦想。马云说,人总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当然,马老师的“梦想”不一定是大家的梦想。在座的各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它们不一而同,可能是“博学笃行,止于至善”,可能是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可能是歌德所言的“每日每夜做生活与自由的创造,每日每夜做生活与自由的享受”。师大人文的梦想是宏伟辽阔的,也是细腻温存的,但都是值得我们去追寻的。

还有,你可以带走师大人文的风骨。不论是中文还是历史,不论是汉教还是人教,作为人文学科的毕业生,我们最大的技能是阅读和思考。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什么也无法代替深入的阅读和独立的思考。经由阅读和思考得出的理解,能使我们始终保持一份纯净而积极的态度,过一种真实而正常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立场,是师大人文的风骨,也是大家的财富。

其实,大学最值得带走的不是知识,而是姿势。在校园里,100个人中的99个都是抬头看天的人,难得有一个人低头看地下,这个人是出类拔萃的。一旦走出校门,99个人都低头看地下,因为竞争激烈,因为诱惑太多,而此时还会抬头看天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出类拔萃者。做百分之一,是一生都适用的。你人生一百次谨小慎微,必要时要有一次拍案而起。你一百次放浪形骸,遇到对的人时要认真地爱一次。你一百次不敢来越雷池半步,得意时也要潇洒走一回。我借用洪堡大学哲学家Abraham Joshua Heschel的话,to be or not to be is not the question, the vital questions is how to be and how not to be. 保持那百分之一的姿势,坚持30年,你想不成功都难。

同学们,愿你们始终拥有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精神,始终关注现实人生,写真文、立真言、行真事、做真人,以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在生活中显示出智慧、勇气和德行,在决定一个国家发展方向的人文学科领域中创造出中国的“国家品质”,赋予当代和未来中国以新的内容、新的力量。

好了,2021毕业站即将到达,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再看一眼这所大学,然后仰天大笑出门去,莫后悔,别犹豫,我们相见于江湖!Ich wünsche euch alles gute and viel Erfolg!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