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非虚构写作与中国记忆”文史跨学科对话报道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人文学院    时间:2021-09-30
 

9月26日,“非虚构写作与中国记忆”文史跨学科对话在杭州华北饭店召开。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探索与争鸣》杂志共同举办,三十余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洪治纲主持本次会议开幕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研究员陈麟辉致辞,对线上线下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会议共分三场。第一场“非虚构写作的跨界特征”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斯炎伟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院长孙江教授提出写作内容的实在性与写作过程的透明性是非虚构写作二义性的表现;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南帆指出学界在探究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的区别时,除了需要考虑“真实性”,还要思考文体的差别;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人文学院陶东风教授以奥斯维辛的见证文学为例,分析了见证文学的真实性与非虚构性的关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郭洪雷教授根据雅斯贝尔斯提出的三种真实,分享了他对非虚构创作的思考;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韩伟华副教授认为在法国作家斯塔尔身上体现了性别跨界、时空跨界与想象跨界等特点。

第二场“非虚构写作与历史叙事”由《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主持。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姚大力教授从历史学者的角度旁观非虚构创作,指出真实与准确性之间的张力问题的是非虚构创作的魅力所在;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孙竞昊教授认为构建历史叙事需要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论思辨;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历史学系主任孟钟捷教授分享了他对史学真实性的三层认识及其关系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福民指出非虚构创作的产生与写作规则的变化有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梁鸿教授从创作者的角度,指出非虚构创作的研究除了需要关注客观真实以外,还需要考虑情感真实的生成机制。

第三场“非虚构写作中的中国记忆”由《探索与争鸣》的编辑屠毅力主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吴义勤教授认为作为文体的非虚构会局限或窄化非虚构的意义,而非虚构的意义正在于这个概念的弹性和开放性,进而他提醒我们注意文学本身的局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教授认为非虚构创作具有一种方法论的意义,虚构创作与非虚构保持着一种共生共构的关系;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王晓葵教授以唐山大地震等历史事件为例,指出民间记忆和官方记忆之间存在着博弈关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徐兆正辨析了非虚构与非虚构小说的异同,并以此考察了非虚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叙事特点。

圆桌对话的主题是“非虚构写作与中国记忆”,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丁贤勇教授主持,李孝迁、何平、郭洪雷、詹玲作为引言人,以非虚构文学的“真实性”、“客观性”、“记忆”为关键词,围绕非虚构写作的边界、写作者的权力等话题,与洪治纲、陈福民、姚大力、杨庆祥、刘杨、刘小刚、徐兆正、林航等学者展开了积极且富有深度的讨论。

虚构

“非虚构写作与中国记忆”文史跨学科对话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