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师生共读,我院顺利举行第五期“四道”研读会

来源:吴孟欣   作者:撰稿:樊雅霜 拍摄:杨雨林    时间:2022-05-24
 

2022522日下午14时,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第五期“四道”文史研读会在恕园23号楼312会议室举行。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刘正平老师、专门史胡悦晗老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张洋老师、世界史刘宏焘老师、办公室主任陈良老师参与本期研读会20202021级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专门史专业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同学积极参与

图片1

本期研读主题为“开眼看世界之大航海”,研读书目包括《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海洋与文明》《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哥伦布大交换——194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等相关研究著作,2021级古代文专业的丁欣楠同学担任主持人,张江峰、葛霞飞、毕文青、贾梦茹、姜思含等同学积极发言。

会议伊始,同学们积极汇报了自己的读书体会自己对大航海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元宇宙是否能成为新时代反内卷的“大航海殖民地”欧洲的飞速发展是否可以归结为偶然因素、大航海时期的奢侈品贸易等问题展开了阐述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想与思考而后在场师生就“开眼看世界之大航海”这一主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挖掘了“开眼看世界之大航海”主题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图片3

图片2

图片5

图片6

图片4

在研讨的过程中,胡悦晗老师指出,古代中国和欧洲的社会结构不同,中国有着“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制度,商人地位低,即使再富有也没有资格消费奢侈品。而欧洲的商人并不受打压,是可以消费奢侈品。刘正平老师进一步指出,中国古代的航海贸易主要是朝贡贸易,外邦进贡的奢侈品只供宫廷,并不会流入民间,因此对社会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欧洲航海贸易进口的奢侈品却能够流入民间,比如茶叶、丝绸、香咖啡便是由于茶叶的昂贵而诞生的代替品。陈良老师也指出,在近代早期,中国对世界的全球化做出了积极的回应,生产的丝绸、瓷器、水银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与此同时,中国也引进西方的先进武器和技术。刘宏焘老师则进一步建议同学们阅读过程中查阅更多的学术文献,站在顶尖学者的思想交锋之上更为深入地进行思考在整个研读过程中几位老师充分结合自身的阅历进一步与同学们就开眼看世界之大航海”这一主题展开了多角度的深入研讨老师们的发言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使大家受益匪浅。

在活跃的学术研讨氛围中,我院四道会圆满结束在本次研读会上我院师生多个角度针对开眼看世界之大航海”主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发思维,收获颇丰大航海之于世界的意义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图片7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