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初心学堂】我院举行“初心学堂”社会实践专题学长公开课

来源:人文学院文字部   作者:李景    时间:2022-09-14
 

为了帮助人文新生感悟社会实践的奥秘、筑牢卓越的实践精神,我院于9月14日晚在下沙校区1200座剧场召开了“初心学堂”社会实践专题学长公开课。此次公开课属于人文学院2022级新生入学欢迎仪式的筑梦于行篇,展现了社会实践的魅力与风采。

公开课伊始,同学们观看了实践视频的合集,通过视频中的点滴体悟了生活实践的充盈、真实与生动,切实感受到了人文学子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实践精神。随后,三位来自不同社会实践团队的学长学姐们为人文新生们分享了关于他们的实践故事。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涵养初心、找寻自我的历程带给了22级新生们极大的启迪与鼓舞。

首先,“乡村共富基因解码”口述历史和宣讲社会实践团队——映山红团队的负责人周凌滢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带领团队开展社会实践的心得与感触。她用“沉下来”与“走出去”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她认为,只有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社会实践才能真正焕发其光彩;而只有带着社会实践故事从乡村走出去,以青春视角讲好共富故事、传递共富理想,才能通过自己的脚步告诉社会新时代青年的愿景与期盼。“带着社会实践故事从乡村走出去的我,最后依旧回到立足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的起点”,周凌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乡土情怀。

随后,来自“温暖黔行”暑期支教团的汪洋以人文学长的身份,将自己在一年大学生活中成长历程与所思所感娓娓道来。这个暑假,他与实践团队一行从杭州开赴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支教。他表示,在黔东南的社会实践确实是苦的、累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更是有价值的、值得去做的。“我们带去的知识、带去的思想、带去的东部风情,也深深地影响每一位孩子,使他们从茫然无措、缺乏人生规划到目标清晰、满怀憧憬。”汪洋强调,社会实践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学院历来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坚持寒暑假期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他提到,注重礼节、敢闯敢为、善于展示是社会实践者需要具备的重要品质,希望人文学子能坚定理想信念,为实践育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耕远文化团队的宣传部部长林玮珞为人文新生们解答了“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实践”的困惑。她强调,社会实践是学校为我们搭建起的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桥梁,是我们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的宝贵契机。她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建议学弟学妹们参与实践活动前,先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可以与专业学科相关,也可以链接社会实事,在明确了个人定位和社会需求后,再以这条线索为中心逐渐向外辐射扩散。“社会实践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和奉献,而是一场你与社会的双向奔赴”,她呼吁人文学子积极进取,做社会实践的亲历者与创新者。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唯有将所思所想落于行动之中,方能筑牢梦想之基。此次“初心学堂”社会实践专题学长公开课以分享实践心得、传递实践精神为主要着眼点,帮助21级人文新生们在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发现崭新的自我。

      会议最后,全体新生齐唱了杭州师范大学校歌,人文学院2022级”人文逐梦,梦筑未来”新生入学欢迎仪式在优美的校歌中圆满结束。


林

林玮络

汪洋

汪洋

周

周凌滢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