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9日,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举办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浙江口头文化语料转写培训会在杭州金溪山庄顺利举行。本次培训采用线下的方式进行,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共10位研究生,由孙宜志老师带队,张薇老师召集组织,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主要围绕《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汉语方言》中的重点条例进行技术规范上的学习。比如,对同音字的标记,注意尽量选常用字,并在字后加等号“=”表示,在Excel和Word模板文件中不用上标;对有音无字现象,一律使“#+用字代码+[音标]”的形式进行标注等。同时,还了解熟悉了使用“语宝”多媒体标注软件的具体操作流程。作为专为语言音频、视频语言材料快速转写和标注而开发的工具软件,这一标注软件为长篇语言材料的转写和标注提供了便利,但需注意其转写要求。比如,在转写前,需要通过格式工厂把视频材料转化为Wav音频格式后才能进行正式转写;在对每个条目转写的过程中,需对15分钟的语料进行与波峰相匹配的断句,每个断句分别对应有方言、音标、意译、备注四层内容,最后形成体例规范、内容完整的转写文件,并用EAF和ESL格式加以导出、存储。随后,通过各自实操练习和答疑交流,进一步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后期开展各方言点的口头文化语料转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3年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汉语方言口头文化语料转写专项工作的第3年。今年启动并完成包括浙江在内的多个省份的口头文化语料转写工作,如广东、江苏、内蒙古、山西、江西、安徽、四川、湖北、青海、西藏、新疆等。据统计,浙江省共有88个方言点的语料需转写。我院参与此专项工作的主要有孙宜志老师负责的诸暨、平阳、桐庐、文成、洞头、苍南、温州、路桥,共8个方言点;徐越老师负责的湖州、德清、武康、嘉善、海宁、临安、余杭,共7个方言点;张薇老师负责的海盐、平湖、崇德、桐乡,共4个方言点,以及王文胜老师、那日松老师和李建校老师负责的10个方言点,共计承担浙江省内29个方言点的转写任务,占全省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随着全民语保时代的到来,此项目工程的浩大需要越来越多的“语保人”加入,中国语保工程也仍需要“语保人”的共同努力,为进一步加强语言资源保护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