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15点30分,香港中文大学梁元生教授作客人文学院,在恕园23-312以香港东华三院和新加坡怡和轩为例,从“记忆之场”谈香港公共史学理论与研究路径。历史学系周东华教授主持讲座,浙江大学张凯教授、南京大学蒋宝麟教授,上海大学杨卫华教授和北京交通大学陈静副教授作为与谈人,与23级中国史研究生和其他师生30余人参与了讲座。
梁元生教授首先讲述了自己在美国当助教时的经历,又结合20世纪70-90年代香港的就业状况,从而萌生出如何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搭建学术与社会的桥梁,历史学如何面对就业、传染病等大的社会挑战的想法,此为梁元生教授在中国学界开始关注公共史学的缘起。
紧接着梁元生教授就方法论方面,点出了传统史学与公共史学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的不同之处:公共史学更多关注社区,公共利益,大众生活,娱乐场所以及其他非主流课题;使用非传统的史料和方法,如口述史、日记、笔记、帐簿、相册、文物、建筑等等。就“History of Memories and Monuments”这个主题,梁教授为了提到将空洞的记忆转变为有形的记忆,就离不开对纪念碑、历史遗迹建筑等以往被传统史学所忽略的事物的研究。香港的东华医院与新加坡的怡和轩就是两个例证。
最后梁教授总结道了公众史学/公共史学的开展方法。在座的与谈人都讲述了自身跟随梁教授学习公共史学的经历与在大陆开展公共史学这一课程的想法和遇到的一些困难与挫折。在大陆,公共史学中的口述史近年来得到关注,史学反哺社会的经世致用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梁元生教授的讲座向老师们、学生们传授了公共史学的治史方法和研究的历程与贡献,本次讲座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