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太炎讲堂系列之舍己从人:姚名达的章学诚研究之路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人文学院    时间:2024-05-14
 

2024年5月9日晚上,人文学院太炎讲堂系列讲座在恕园23号楼314会议室举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仲民老师受邀作题为《舍己从人:姚名达的章学诚研究之路》的讲座,历史系陈明华副教授担任主持人。人文学院历史学系薛玉琴、周东华、王才友、徐杨、孙超张赟冰、余辉等老师和众多学生参加,共同聆听了这场学术盛宴。

张仲民讲座1

讲座伊始,张老师先向我们讲述了民初章学诚研究热的背景。20世纪20年代,随着浙图版《章氏遗书》和刘承干刊刻的《章氏遗书》先后出版,为章学诚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加之随后一些章氏著作钞本和佚文的陆续发现,民初的章学诚研究热由此兴起。其中内藤湖南所著《章学诚年谱》与胡适所著《章实斋先生年谱》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姚名达的章学诚研究的简况。张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姚名达的出身及其求学的经历。姚名达,出身江西兴国,其父为秀才,自幼便在其父指导下读书。1925年底入清华国学院,师从梁启超。在梁启超、胡适、何炳松等人影响下,走上章学诚研究之路。在了解姚名达的生平之后,张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姚名达的章学诚研究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取得丰硕成果,完成了《章实斋之史学》、《章实斋年谱》等作品。

第三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姚名达向三方求助。张老师在解读姚名达与刘承幹等人信函的基础之上,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姚名达为出版书籍和谋求职位向多方求助的情形。姚名达最先求助于顾颉刚,但是因为顾颉刚从厦门大学调职到中山大学,原先计划出版的丛书也取消了。无奈之下,姚名达转而希望大藏书家刘承干资助其章学诚研究并帮助其出版《章实斋遗著》等书,但结果并不理想。后姚名达又转而寻求内藤湖南的帮助,希望能够从他那里获得资助和珍藏的钞本,也未得到内藤湖南的回应。

张仲民讲座2

第四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姚名达舍己从胡。姚名达在求助于内藤湖南的同时,姚名达为获得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机会,也写信向胡适求助。在信中表示已经遵照胡适之前嘱托补订完成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并放低身段、委曲求全,放弃自己所著年谱独立出版的机会,而为胡《谱》增补。胡适虽然后来向商务印书馆推荐了姚名达,但是并未立即奏效,姚名达在失意中也只能重返清华国学院继续学业。在此期间,姚名达继续胡《谱》的增补工作,并与何炳松多有交流。最后在赢得胡适信任和何炳松的帮忙下,最终在1929年入职商务印书馆,也算是得偿所愿。

在讲座的最后,张老师总结到,上述姚名达舍己从人的章学诚研究之路,很真实地反映了战乱时代下,一个学术青年的心灵史与奋斗史。对此进行史实重建与参照研究,藉以“知古人之世”和“知古人之身处”,当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姚名达为人为学情况,以及其学术取向同外缘环境的关系,乃至章学诚研究热潮在民初兴起的学术史脉络与取得的进展情形。在热烈的掌声中,张老师结束了这次演讲。

与会师生对张仲民老师的演讲反响热烈,同学们围绕演讲相关内容积极提问,张仲民老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予以悉心解答。最后,主持本场讲座的陈明华副教授也代表学院和在场的广大师生,对张老师的精彩演讲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