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太炎讲堂系列之科幻的诗心——理解中国科幻新浪潮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王子翼    时间:2024-05-24
 

2024年5月23日,人文学院太炎讲座海外名家系列讲座在仓前校区图书馆521教室顺利举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美国威尔斯利学院东亚系教授宋明炜老师应邀作《科幻的诗心:理解中国科幻新浪潮》讲座。讲座由詹玲教授主持,人文学院部分师生参与聆听并进行了互动。

宋明炜

讲座开始,宋明炜教授以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的科幻小说为例,指出科幻的诗学意义。他认为刘宇昆科幻小说有着诗学精神,每篇小说都与一首诗歌有着本质层面的精神交融,刘慈欣的《三体》同样也有着诗心,正是因为诗心的存在,才如此感动着我们的心灵。

宋明炜教授指出,科幻既是技术的,又是诗意的。技术不一定是高科技,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和文学,技术从未将人与人之间进行剥离化处理,我们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本身也是一种诗意的关系。清晰了这一点,就能更客观、理性地认知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广泛意义的平等关系。随后,宋明炜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学者朱瑞英的科幻理论观点,即科幻和现实主义是摹仿的两端,现实主义是较强的对表层现实的低密度摹仿,而科幻才是能够打开物体自身、进入世界奇境的高密度摹仿,这样的理论让我们认知到,科幻文学其实是一种更接近于抒情诗的文学类型。

最后,宋明炜教授谈到他如何从科幻延展到整个文学领域的思考。通过“我们能否把狂人日记作为科幻小说来阅读?”以及“我们能否对刘慈欣的文本做一个非二项性的解读?”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及解答,宋明炜教授认为,科幻小说在形式策略和诗学精神等方面,为我们的文学提供了颠覆传统文学认知论的,具有诗学意味的新质,拓展了我们对于文学的“人学”思考。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