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太炎讲堂系列之清代武科考试述要——兼谈科举研究的视野、方法与挑战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邵驰博    时间:2024-06-06
 

2024年5月29日,人文学院太炎讲堂系列讲座在下沙校区D223教室顺利举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李林老师应邀作《清代武科考试述要——兼谈科举研究的视野、方法与挑战》的讲座,我院历史系副教授陈明华老师主持,历史系、中文系部分师生踊跃参与。

李林老师从喜剧《武状元苏乞儿》引入,指出谈及科举制度时,人们往往关注文科举这一话题,而对武科举了解甚少。但实际上,武科举曾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构成“武科—武学—武经—武庙”这一完整的制度序列。针对海外汉学家艾尔曼所认为的“平行路径”理论,李老师则指出:自唐至清代,武科举与文科举看似是沿着一种“平行路径”发展,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许多交叉和互动,即参加文科举的人也可以考武科,而武科举的考生也需要考文艺和策论。

接着,李老师阐述了搜集和整合史料的历程,指出研究这一议题,不仅要关注《清史稿》《大清会典》等制度顶层设计方面的材料,还要视角向下,关注社会文化层面的内容,广泛地搜集民间资料。为此,李老师在广东、台湾、美国等地奔波跋涉,整合了大量核心史料,最后集结完成《清代武科考试研究》一书。

最后,对于如何评价武举制度,面对部分学者甚至清朝统治者对武举“无用”之评价,李老师指出,评价的前提是正确区分表面论述与真实定位之间的关系,他引用茅海建先生的观点,“武举之于清代和之前的朝代,有着平衡文武、宣示恩典、统合社会的作用,我们需要看到它在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上的功能,因此,我们需要超越‘有用’与‘无用’之争来正确评价武举”。

与会师生对李老师的演讲反响热烈,同学们围绕演讲相关内容极提问,李老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予以悉心解答。最后,主持本场讲座的陈明华副教授代表学院和在场的广大师生,对李老师的精彩演讲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李林2




学院新闻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