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哀情小说诞生初期,作品命名整体上表现出对“恨海”意象近乎执着的偏爱,这正是此前狭邪小说有意营造与渲染的结果。狭邪小说是道光以后寒士进身无路的悲歌,它通过名士坎坷、美人坠落及“同是天涯同是客”的悲情叙事,在文本中生发出弥漫全篇的“恨海”意象。这无疑直接激发了哀情小说的艺术想象。尽管哀情小说的悲情叙事是通过中西文明冲突与家国情仇等新的形式表现的,但其花魂与国魂的叙事纠葛及其相互隐喻,恰在内在的精神谱系上与此前的狭邪小说达成了默契。由从狭邪小说到哀情小说故事原型的考索可知,其悲剧性结局多出于人为的改写,透过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它们一以贯之的哀情叙事实际上是末代士人群体的边缘化以及由此对他们精神上造成的压抑、苦闷与迷茫在文学层面的表现,也即在这一转型阵痛过程中他们为自己谱写的集体挽歌。
【关键词】恨海;哀情小说;狭邪小说;叙事形态;末代士人;
【来 源】《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2期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