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坐落在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核心区,秉承先贤宏志,以“博学笃行,止于至善”为院训,以弘扬人文精神、培养文史兼融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和学科教学(历史)、史政复合型硕士等专业。2024年,中国语言文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浙江省“十三五”“十四五”一流学科A类,现有本科专业3个,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适用于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教学、科研平台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吴越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省“十四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人文实验教学中心”、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西学术研究中心”等。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3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10余名,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96%,高级职称比例达70%,拥有国家和省级人才20余人。自2017年以来,学院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20项,发表一类(权威)期刊论文8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项;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学院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中国文艺批评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浙江省新形态教材4部、浙江省“新文科”重点建设教材5部。
欢迎广大学子踊跃报考!
一、招生方式
1.普通招考。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者通过“申请-考核”方式选拔博士生。
2.硕博连读。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的本校在读学术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二、招生计划
2025年计划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招收全日制(非定向或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下设5个招生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文字学。正式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定向培养的比例不超过20%。普通招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制为5年。
三、申请条件
申请者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7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须具有硕士学位。各类申请者除须符合国家和《杭州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外,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外语水平
硕博连读申请者、普通招考申请者,须符合下列(1)-(7)条件其中一项:
(1)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成绩426分及以上(旧版大学英语六级成绩合格及以上);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过全英文学术论文,可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成绩426分及以上(旧版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合格及以上)。
(2)托福(TOFEL)成绩530分(新题型80分)及以上。
(3)雅思考试(IELTS)(A类学术类)5.5分及以上。
(4)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成绩1300分(新题型310分)及以上。
(5)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成绩合格。
(6)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PETS5)成绩60分及以上。
(7)在英语为官方语言国家或地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报告。
(二)学术科研能力
1.硕博连读
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科研能⼒和学术志趣的本校在学学术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申请者在科研工作中已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攻博专业及拟从事研究课题与硕士阶段的专业及课题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科研条件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获得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以上;
(2)自本科入学以来,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在SCI、SSCI、A&HCI、CSSCI(含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理论版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被人大复印转载1篇以上。以上成果在报名截止之前未能见刊,可提供录用证明。
以上科研成果取得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18日(即报名截止日期)。
2.普通招考申请者在科研工作中已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要求硕士专业课程成绩合格,还须符合以下条件其中一项:
(1)自本科入学以来,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在SCI、SSCI、A&HCI、CSSCI(含扩展版)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理论版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被人大复印转载1篇以上。以上成果在报名截止之前未能见刊,可提供录用证明。
(2)主持1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或主持2项厅局级以上课题(厅局级课题需结题证书)。
(3)获得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排名前四)。
以上科研成果取得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28日(即报名截止日期)。
四、博士生申请程序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25年博士生招生实施“申请-考核”选拔机制,申请程序如下:
1.申请时间
2025年1月13日至2月28日,学校开通杭州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所有类别博士生入学申请者须在该时间段报名,逾期将不予受理。具体报名时间和程序以《杭州师范大学2025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通知》为准。
2.申请材料
详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25年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办法》的详细说明。
申请者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在申请前应确认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将不予录取;在申请过程中、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如发现申请材料、前置学历学位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即取消资格,对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和学籍,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五、初审与复试
1.资格审核
学院成立博士生招生“资格审核小组”,依据相关规定对考生年龄、工作经历、学位证书学历证书、科研成果等进行审核,不符合条件者不予进入下一环节考核。
2.材料审核
(1)学院成立材料审核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分。材料审核成绩满分为100分,计入总成绩。
(2)学院根据招生计划和材料审核成绩,按不低于1:2的差额复试比例确定进入综合考核人员名单(生源不足的除外),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后,在学院网站上公示。
3.复试
“申请-考核制”招考复试时间:2025年3月至5月。
具体时间安排请关注我院官网通知。
考核内容:包括专业面试、科研能力考核、英语听说能力测试、思想政治素质考核等。综合考核成绩不及格不予录取(未达到满分值的60%为不及格),思想政治素质或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不合格不予录取。综合考核方案及成绩比例,考核时间、地点等工作安排另行公布。考生在参加现场综合面试前需完成线上心理测试,测试时间和方式将另行通知。
六、其他说明
1.学制与学费以学校发布的《杭州师范大学2025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3.在职报考全日制定向的考生须提供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全脱产学习证明,在读期间必须全脱产学习。
4.本简章由我院研究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如与学校或国家最新政策不符,以学校和国家政策为准。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毛老师、余老师
电话:0571-28865209
邮箱:rwxyyjspy@hznu.edu.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恕园23号楼207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邮编:311121
附件一: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25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25年1月11日
学院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官方网站:rwxy.hznu.edu.cn
书记信箱:zhuying@hznu.edu.cn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 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推荐使用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