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科研 > 研究成果 > 论文

论文

刘欣、凌雪萍: “生成—中国”:德勒兹的中国美学问题

来源:李俊洁   作者:人文学院    时间:2025-08-25
 

【摘 要】“生成—中国”是德勒兹思想与“中国”相遇的结果,换言之,“中国”参与了德勒兹理论的生成。中国美学,特别是古典美学与艺术理论成为德勒兹异质思想的实验室:古典美学的“气韵生动”融汇建构了德勒兹的“游牧艺术”;中国象棋和围棋的技艺各自说明了“条纹空间”和“平滑空间”等关键概念;中国绘画的“留白”说明了作为艺术本源的“感觉”;“借助形象从事思维”的八卦意图是艺术在“概念”与“形象”、“具象”和“抽象”之间构建的第三条路;道家思想是“无器官身体”和“欲望”生成、流通的平面,在虚无相生、有无相生间与德勒兹的“虚拟”概念形成对话。经由中国美学,生成之美学越发完备,却在将中国“审美化”的操作中引发深刻的“误读”难题。

【关键词】生成—中国;中国美学;游牧艺术;无器官身体;

【来 源】《中国美学研究》2025年第1期

附件:“生成—中国”:德勒兹的中国美学问题_刘欣


官方微信
学校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恕园23幢)
邮政编码:311121
综合办电话: 0571-28865207
教务科电话:0571-28866897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ICP备07009966号